广州地铁首批AED配置完成,一线城市地铁已全部配备"救命神器AED"
12月18日,广州地铁首批配置的59台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已完成安装。自此,我国一线城市上海、深圳、北京、广州的地铁站已全部配置了“救命神器AED”。
![]()
以命呼喊|广州地铁铺设AED背后的事件
广州与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的结缘,其实很早:
• 2005年,广州120急救车上曾一度配置了部分AED。
• 2012年,第一届广州马拉松两位年轻跑者心脏骤停,无一生还。
• 2014年,广州马拉松在国内首次成建制设置AED骑行队伍,携带自动体外除颤器AED,这一模式现在已成为国内马拉松赛道急救的标配。
• 2015年无锡马拉松,AED首次救人成功,跑者完全康复无后遗症;截止2017年底,在中国马拉松赛道上,AED已经救活超过20人。
• 2016年,上海公共场所配置了近800台AED,在国内先行一步;同年,25台AED进驻深圳宝安机场。
• 2016年6月29日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猝死倒在北京呼家楼地铁站,地铁方几乎毫无作为,引起媒体和大众对于AED的关注。
• 2017年8月,广州城市公共场所出现8台AED。
• 2017年,深圳启动公共场所配备AED计划,当前在机场、高铁站、地铁站等公共场所投放AED数量已达3500台,第四期2000台预计将于2021年投放完毕。
• 2019年11月,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猝死,事件引发大众对于AED认知质的飞跃,救命神器之名深入人心。
• 2019年12月,又一年轻人猝死在北京地铁站,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留言区喊话,恳请北京地铁允许AED进入…
• 2020年9月25日,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一名45岁男乘客突发心脏骤停, 由于北京地铁尚未配备AED,等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抢救,最终也没能挽救这位男子的性命…该事件招致北京地铁一度受到大众的质疑,也让“公共场所配置AED”话题一度登上了网络热搜。 舆论重压之下,10 月 27 日,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首批22台AED配置到位。并计划在年底前,完成地铁7条线路104座车站的AED配置工作;2021年底前实现AED覆盖率达84%;2022年底前实现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AED全覆盖…
![]()
公共场所AED配置,上海早早起步,深圳引领全国,北京再一迈步,广州就被凸显出来了,这完全刺痛了整个广州。珠江频道今日关注连发三炮,声讨广州公共急救体系建设的落后,大众也积极呼吁广州地铁早日配备AED…
虽晚但到|广州地铁启动“救命神器AED”配置
在连续的猝死事件和舆论双重重压下,广州地铁终于迈出了配置AED的关键一步。2020年12月11日,广州地铁官宣,根据广州地铁AED配置试点方案,自12月18日起,将分两批在广州地铁100个站点及广清城际、广州东环城际的9座车站设置109台AED;首批50台设置在50座地铁车站,另外9台设置在广清城际、广州东环城际的9座车站;第二批将覆盖50座地铁站,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;后续将在本次试点的基础上分步推广。
12月18日,首批59台AED进驻广州地铁。自此,救命设备AED,将更多的进入广州大众视野,守护更多生命。这无疑为广州地铁赢得公众赞誉,知耻而后勇,也不晚!
![]()
据介绍, 广州地铁AED安装的具体位置将根据车站现场实际情况确定,原则上摆放在车站控制室附近。为方便乘客掌握并了解AED的配置情况,广州地铁已在官方APP上标注AED配置车站,相关告示也已在车站区域和地铁电视上刊发。
![]()
广州地铁表示,目前相关59座车站员工使用AED的首轮培训工作已完成。同时,广州地铁还通过地铁电视等载体播放急救常识和AED使用宣传片,向乘客普及急救基本知识和AED的性能特点,积极传播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理念,提高自救互救能力,提升应急救护知识的覆盖面。
国内过半地铁城市已配置AED,深圳、南京、徐州地铁站点全覆盖
据统计,截至目前内地3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中,已有超过20个城市在地铁站内配备了AED,占到总体数量的一半多。分别是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沈阳、东莞、深圳、杭州、南京、宁波、青岛、大连、苏州、长沙、南宁、合肥、兰州、重庆、成都、长春、徐州、广州,其中,仅有深圳、南京、徐州三个城市在所有地铁站点配备了AED设备,其余大部分城市当前仅是在少量地铁站配备了AED,未来还将陆续完善……
![]()
公共场所AED配置示范城市—深圳市
![]()
深圳市自2017年启动公共场所配备AED计划,当前已投放3期,累计投放AED超过3500台,第四期2000台预计将于2021年完成投放。据统计,深圳自启动AED配置计划以来,已使用AED救回十多条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……
![]()
公共场所AED配置示范城市—南京市
南京市当前在所有地铁站点实现了AED全覆盖,3年内将布点超过1000台AED…
![]()
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,心脏骤停救命神器!
AED,中文名称:自动体外除颤器,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、自动除颤器,是一种便携式的急救设备。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,并且给予电击除颤,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,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有“救命神器”之称。
![]()
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,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约54.4万,这意味着平均每天约有1500例患者因猝死离世,其中约90%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区域。
一旦发生心脏骤停,专业救援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到达急救现场,往往会错过急救黄金时间。发现有人突然晕厥倒地,最可靠的办法是在急救人员赶来之前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术。人工按压的方式可以暂时代替心脏搏动将含氧的血液传送至各器官,使其维持循环免于因缺氧而脑死;但人工按压的效果有限,不能有效终止室颤,终止室颤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除颤。
美国心脏协会(AHA)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
![]()
研究发现,如果在心脏骤停的1分钟内使用AED对患者电击除颤,救活概率可达90%以上;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,病人的生存率就下降约10%;心跳停止超过4分钟,脑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;超过10分钟,抢救的成功率几乎为0……因此病发之后的4分钟也被称为急救“黄金4分钟”。心肺复苏(CPR)与AED的早期配合使用,是抢救心跳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救治手段!
![]()
根据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来计算,如果AED普及到位,每年至少有27万人可以得救。同时,应加大社会培训力度,让其成为AED普及的重要一环。
央视呼吁:地铁等公共场所应尽早配备AED
![]()
公共场所猝死事件频发,被誉为“救命神器”的AED不可或缺。从普及急救常识,到加大AED覆盖力度,再到让公众敢用、会用、善用AED,每个环节都不能缺位。践行生命至上理念,像地铁等公众场所该行动起来了。呵护生命,容不得麻痹,更容不得麻木!
![]()
“好人法”从法律层面保护热心救助人
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》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: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,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。
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、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也写入了该条款。
![]()
《民法总则》第184条的实施,从法律层面为施救者提供了法律免责保障,保护热心救助人!
![]()
政府倡导公共场所配备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
2019年,在政府工作报告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中,就已经明确提出了“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,在学校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机场、车站、港口客运站、大型商场、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、器材和设施,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”。
![]()
杭州率先实现“AED立法”,特别设置“好人条款”
11月9日,《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》正式出台,杭州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配置、使用的城市。《办法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。
![]()
此前在马拉松等各类重大国际赛事中,AED已成为场地和救护车上的“标配”。而在赛事之外的日常生活中,AED应像灭火器一样普及,让“救命神器”在争分夺秒间触手可得,是杭州立法保障的初衷。此外,杭州还从“心”入手,设置“好人条款”,打消大家对使用AED救人后出现不良后果要担责的顾虑和担心。
![]()
从对AED“一问三不知”,到“每户人家至少有一个人会救、敢救”,杭州正在用法治保障推动这项工作走向亚洲先进水平。对于老百姓来说,这构建了一道看得见的生命防线,这样的杭州,有望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实现亚洲领先水平。
![]()
AED已成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
在全国各地陆续发布的《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》中,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也成为家庭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![]()
公共场所哪里有AED?
当前,国内一些大城市在交通枢纽站(机场/地铁站/高铁站/火车站/公交站)、宾馆酒店、商业大厦、工厂园区、教育机构、艺术场馆、旅游风景区、文体广场、游乐场等人口密度及流动性较大的场所以及体育场馆、竞技体育现场、展会现场、大型集会现场等人员聚集的群体活动……已经陆续出现了AED的身影,且在加速推进AED在公共场所的配置。在配置有AED的公共场所,一般都设有醒目的标识提示AED所在的位置。
![]()
如何寻找附近的AED?
当前,部分城市的急救中心、红会等急救组织相继推出了AED地图等服务。微信也推出了快速寻找附近的AED功能,打开“微信-我-支付-城市服务”,下拉找到“看病就医-急救服务-AED导航”,就可以快速查看附近的AED设备,点击“到这去”即可导航到设备放置处!(目前仅在部分城市运行)
![]()
“救命神器AED”怎么使用?
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的使用只需按照设备提示简单操作,就能够对心脏骤停者进行救治,使用AED只需简单四步:
(1)开启设备:有的设备掀盖后即可开启,有的需要按下开机键
(2)撕开电极片包装,按电极上指示位置贴好电极片,连接好导线
(3)AED自动分析患者心律(注意:分析心律时不要触碰患者,避免造成设备误判)
(4)电击除颤:如果AED检测到患者需要除颤,设备会自动进行充电,并提示施救者按下亮起的放电按键,按下此按键后即完成了一次除颤操作。(注意:放电时不能触碰患者)
![]()
科技助力,让公共急救更简单高效!
PRIMEDIC急救快线管理云平台:物联网+大数据急救平台,让公共急救更简单高效!
![]()
AED普及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!
AED设备普及只是基础,让AED“活”起来,让公众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时,"敢救、会救、能救"才是AED普及的最终目标!
未来,随着AED配置工作的推进以及急救知识的普及,我国公共急救能力将得到更大提升,将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急救中来,也将有更多的生命被挽救…学习急救技能,普及救命神器AED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!
|